公司新闻
石刻书法_石刻书法_永州政府网IM电竞 IM电竞平台
IM电竞 IM电竞平台IM电竞 IM电竞平台永州是湖南最早出现摩崖石刻的地方,《湖南省志·历代碑刻》把秦人在零陵承平洞的题名“贞实来游”列为第一。清康熙《永州府志》载:“承平洞,去城(零陵古城)南百里,林泉深僻。”清道光《永州府志》载:“秦始皇时,有周贞实者遁居澹岩,常来此峡口。有石如掌,有‘贞实来游’四字。”而澹岩也有“回中”二字石刻遗存,被认为是周贞实所为。这是永州石刻的最早萌芽。汉代文学家蔡邑避难永州,在境内留下年代较早的一批书法石刻;唐代道州刺史、文学家元结撰《大唐中兴颂》,由大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刻碑于祁阳浯溪,吸引众多名流、书家慕名前来题铭赋诗。因为地处湘江上游,接壤桂林,当交通要冲,自古流寓者众多。加之潇湘二水在境内汇合,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历代文人雅士留下无数诗文墨宝。另有乡贤嗣起,传承遗风,摩崖石刻,最是丰富。特别是唐宋以来的摩崖石刻,堪称全国之最。境内摩崖石刻现存总量不完全统计近2000方,仅浯溪一地就有历代石刻505通。
永州书法艺术在唐代和清代分别涌现出零陵僧怀素与道州何绍基两座高峰。怀素以草书闻名于世,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其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怀素的草书奔逸中有清秀之神,狂放中有淳穆之气”。当代伟人、“中国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家”,对怀素草书情有独钟,“时常披阅”今世界深得怀素草书精髓的第一人。何绍基是清代杰出的书法家,享“有清二百余年一人”称誉,其8岁随父宦游入京,在世五次回乡,吟诗撰文、书丹刻石,于故土留墨颇多,对永州书法艺术发展深有影响。
浯溪碑林位于永州市祁阳县城西南部湘江大桥南端的浯溪公园内,距离永州市区30公里。此处苍崖石壁,濒临湘江,巍然突兀,连绵78米,最高处拨地30余米,为摩崖文字天然好刻处。唐代道州刺史元结撰文、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镌刻于江岸崖的《大唐中兴颂》碑,开启了浯溪碑林的序幕,此碑因文奇、字奇、石奇被后人誉为“三绝碑”。此后,历代文人雅士到此游览,题诗作赋,铭刻石上,使之成为国内最大的露天摩崖石刻碑林。目前保存石刻505方,是研究碑石文化的一个宝库。除元结《大唐中兴颂》、“浯溪三铭”外,还有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浯溪诗》和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长诗《书摩崖碑石》及清人何绍基、吴大徵等名家题名刻石的浯溪“新三铭”等,以及清代越南使者途经此地留下的刻石四块。1996年后,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东风》诗碑和《踏莎行》词碑相继在此树立,千年古迹更添胜景。
唐代杰出散文家、诗人元结,于代宗广德元年(763)被任命为道州刺史,永泰元年(765)罢任,次年再任道州刺史。大历二年(767)二月从潭州都督府返道州,舟经祁阳阻水,泊舟登岸暂寓。因爱此处幽胜,遂将一条“北汇于湘”的无名小溪命名“浯溪”,意在“旌吾独有”,并撰写《浯溪铭》记之,浯溪得名从此始。元结又将“浯溪东北廿余丈”的“怪石”命名“峿台”,撰《峿台铭》;还在溪口“高六十余尺”的异石“上筑一亭堂,命名“吾庼”,撰《吾庼铭》。在此安家,经营“三吾胜境”。返任后,将三铭交篆书名家季康、瞿令问、袁滋分别用玉箸篆、悬针篆、钟鼎篆书写,并刻于浯溪崖壁上。从此有了“三吾”之名。三吾碑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唐相袁滋书写的《吾亭铭》碑,现为国家文物局列为一级石刻,视为“国宝”。大历三年四月,元结晋授广西容管经略使,即容州都督府经略使。他接到任职通知后,将母、妻、子全部留在浯溪,自己只身赴任容州。当时,容州一带少数民族正在闹事,大部分州县均被攻占。在这种情况下,元结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猺峒,亲自抚喻,六旬而收复八州”。大历四年四月,元结母亲病逝。于是,元结在向朝廷上《让容州表》后,即奔丧回到祁阳浯溪,为母亲守制三年。到大历六年(771),元结守制期满,继续在浯溪从事营建和刻石。特别是这年四至六月,大书法家颜真卿来浯溪看望元结,并为元结大书《大唐中兴颂》刻于磨崖,最后奠定了浯溪在中国书法史上和中国石刻史上的崇高地位。
唐刻《大唐中兴颂》碑为浯溪摩崖之精华。此处崖壁宽广120平方米,中兴碑高3.2米,宽3.3米,全幅面积10.56平方米。书从左起,21行,每行20空,除去空格,共332字。每字直径约15公分。颜真卿写颂时下笔激越高昂,气势磅礴,字字刚正雄伟,气度恢宏,精神内蕴,字里行间充满刚毅之气,使中兴碑成为鲁公生平得意之笔,被誉为“宇宙杰作”,致使后人“百拜不能休”。清乾隆帝见到拓片,便视为“天球拱璧”。后人为保护摩崖三绝,自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始,已经六次修建“三绝堂”。
《中兴颂》之后1200余年来,历代文人雅士,接踵而至,运笔抒怀,吟诗作赋,摩崖刻石,使浯溪满山皆字,无石不诗。最早慕名游览浯溪并留下题记的文化名人,是累官至工部郎中的唐代诗人皇甫湜。唐宪宗元和五年(810),皇甫湜游浯溪,写下无题诗一首,后刻于浯溪石崖。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十二月二十五日,李谅以桂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身份,偕桂管都防御、观察、处署等史,舟行守湖南永州,游览浯溪,作诗《舟过浯溪怀古》刻石记之。宋代杰出的书法家米芾,24岁时游历浯溪,观瞻了《大唐中兴颂》碑以后,作《题摩崖诗》留铭于此。宋神宗熙宁八年(1104),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自鄂州赴宜州谪所,途经浯溪,“徘徊崖次”,久久不去,题七言长诗十四韵《书摩崖碑后有序》刻碑。黄刻运笔圆劲苍老,古茂清遒,“深得兰亭风韵”,自称“佳诗妙墨”。
清同治元年(1862),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游浯溪,步山谷诗韵,作《题摩崖中兴颂碑诗并跋》,刊于黄碑右侧,行楷,颜体,世推为“颜后第一”。清光绪十九年(1893),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吴大雨中游浯溪,读中兴颂,也次出山谷诗韵作长诗,刻于何碑之右侧。楷体,书法秀劲,至此,颜、米、黄、何、吴等一代代宗师、硕大无朋的真迹宝卷,一字儿排开,成为浯溪的一道亮丽风景。加上其他大家的翰墨,仅在此120平方米的摩崖上,就有名刻95方,使之成为书法精品的荟萃地,群星璀璨,美不胜收,形成一个永久性的诗展、书展圣殿,举世绝无仅有。
据说是元结安装的石头镜子,高0.46米,宽0.8米,乌黑而光滑,抹之以水,能照人面、照人心,还能照见唐宫肝胆。明代尚书杨廉诗:“此石曾将献凤池,赐还仍对次山碑;分明照见唐家事,不向旁人说是非。”清汤锷诗:“一槛凌空架石台,千年神物壮溪隈。游人莫作浑然看,也向唐宫照胆来。”清袁枚诗:“浯溪镜石光可爱,立向荒山照世界,照尽东西南北人,镜里依旧无人在。五十年前临汝郎,白头再照心悲伤,恰有一言向镜诉,照侬肝胆还如故。”还有清代越南使者《镜石诗刻》4方,如郑怀德诗:“地毓浯溪秀,山开镜石名,莫教尘藓污,留照往来情。”意义非凡。
在镜石顶上高崖刻的直径2.7米,深17厘米的“镇妖夬符“,是宋代都官员外郎柳应辰的“心记符”,又叫“柳押符”。原是《易经》64卦的“夬”卦,有“决裂”即以刚决柔,以正压邪之意。传说甲寅岁柳应辰泊舟浯溪,夜有妖登舟作孽,柳急书“夬”符于魔掌,顿时电闪雷鸣,妖不见了。次早“夬”符出现在崖壁,柳公便刻石以镇之,还附诗曰:“浯溪石在大江边,心记闲将此处镌,向后有人来屈指,四千六百甲寅年。”预告此符能万古长存。从此,浯溪妖魔绝迹,游人览胜平安无事。
镶嵌在“镇妖符”左侧崖壁的“吕仙寿屏”,高160厘米,宽72厘米。是吕洞宾书刻的篆书异体“寿”字碑,它包含着日、月、星,天、地、人,金、木、水、火、土,阴、阳两仪,永、世、公、侯,福、禄、寿三星拱照等6句线多个字,给予人们美好的祝愿。还有“右堂区”有一长1.5米、宽0.7米、厚0.3米的船形巨石,可以敲出金属般响声,叫“石韵金音”。相传元结曾在此自吟《清廉美曲》,宣扬“全德”、“全行”,坚持“忠、直、方、正”,反对为“求权”、“求贵”而“曲、圆、奸、媚”。引来百鸟鸣琴,百花笑颜,松声和韵,浪声拍板,韩湘子也来吹笛伴奏。
还有更神奇的美丽传说“窊尊夜月”的故事;元结在峿台石巅凿一“可容斗酒”的窊尊,每逢晴夜,常与好友颜真卿等人,围坐畅饮、赋诗、赏月。但酒不能继,山神便引湘水入尊变成醇浆,使“窊尊无底不愁空”。后有酒妖盗尊,吕仙为之劈妖。如今窊尊石上还留有吕仙剑划,酒妖的足迹和臀部、睾丸印痕,自然天成,活龙活现。往往引人捧腹大笑之后又转入沉思:这忠、直、方、正的元结和忠义大节的颜真卿,有山神为之供酒,又有吕仙为之劈妖,千多年来还留下如此美谈,难能可贵!
浯溪碑林经历千年风雨之侵蚀,近代抗日战争期间,日寇铁蹄之践踏,复经“文革”十年之浩劫,破坏较重。为保护浯溪摩崖,祁阳县政府设立了浯溪文物管理所。1988年,“浯溪摩崖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县政府设立了浯溪文物管理处。经文物工作者的努力,查明自唐大历二年(767)至民国九年(1920)犹存300多人的诗、词、书、画、题词石刻(包括活碑、残碑505方,其中唐代30方,宋代113方,元代5方,明代78方,清代88方(包括安南——越南使臣诗5方),民国9方,还有时代不明的182方。
1996年,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东风》诗碑,树立于浯溪峿台南面山麓下的陶铸铜像左侧山坡上。此为新中国成立后浯溪之第一碑。1998年,又在《东风》诗碑右侧,树立陶铸《踏莎行》词碑。
清代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记载,永州摩崖石刻景地共有26处:含晖岩、窳樽、九疑山、阳华岩、寒亭、朝阳岩、浯溪、华严岩、钴鉧潭、群玉山、澹岩、火星岩、九龙岩、三门洞、暖谷、石角山、幽岩、五峰岩、肖岩、狮子岩、万石山、月岩、柳岩、乌符山、驾鹤峰、自然屏。据永州市文物处统计,境内摩崖石刻景地尚有零陵福仙岩,冷水滩黄阳司,祁阳雷泽洞、栖真岩、隐仙岩,东安沉香庵、诸葛岭,双牌渠清岩,宁远逍遥岩、象岩、无为洞、飞龙岩、紫霞岩,道县中郎岩、状元山、龙珠洞、华岩,江华秦岩、宝山岩,江永层岩、月陂、麒麟岩、同岩等处。目前,除浯溪碑林外,永州市还有4处摩崖石刻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被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华岩石刻。阳华岩摩崖石刻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竹元寨村回山脚下,其山势向阳,陡峭如劈,中有石磬,下有寒泉,风景宜人,自古有“九疑万峰,不如阳华”的美誉。唐永泰二年(766),时任道州刺史的元结巡视江华,游玩至此,乘兴而作《阳华岩铭有序》:“道州江华县东南六七里有回山,南面峻秀下有大岩,岩当阳端,故以阳华名之。吾游处山林几三十年,所见泉石如阳华殊异而可家者未有也,故作铭称之。”唐代书法家、江华县令瞿令问以隶、篆、籀三种字体同时书写并刻之摩岩,石刻长290厘米,宽73厘米,世称“三体碑”,以为名迹。自此,宋、元、明、清历代文人骚客来此访问,咏题甚多,沿袭题刻,蔚为大观。阳华岩石刻现存唐、宋、元、明、清石刻共42方,其中唐宋碑刻38方,大者高2米、宽1米,小者0.3米见方。书体有大小篆、隶、楷、行、草、籀,内容为题记、游记、述事、诗词、图铭等。比较独特的是宋代安圭的《道州江华县阳华岩图并序》,高0.93米,宽1.13米,上部为篆体图题,中部为阳华岩地理形势图,下部为楷体图序,44行,每行15字,描绘了阳华岩20余处自然景观。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岩石刻。朝阳岩石刻位于零陵古城潇水西岸朝阳岩内。朝阳岩亦名西岩,景色佳异。岩上有山,名零虚山。每当旭日初升,云蒸霞蔚,成古郡名胜“朝阳旭日”,为永州八景之一。唐永泰六年(765),道州刺史元结诣都计兵,途经朝阳岩,喜其山水佳胜,因其岩口东向,命名为“朝阳岩”,并作《朝阳岩铭》和《朝阳岩诗》勒于石上。因元结盛名,岩名大著。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谪居永州,卜居愚溪,常游朝阳岩,写下了《江雪》《渔翁》《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等诗。元、柳后,历代名人慕名而至。唐初创茆阁,明建“元刺史祠”(“寓贤祠”),主祀元结、柳宗元、黄庭坚等名人贤士。清咸丰年间,永州知府杨翰在上洞建“篆石亭”。在朝阳岩留诗题记的历代名人,唐有元结、柳宗元、李坦,宋有黄庭坚、周敦颐、邢恕、张子谅,明有徐霞客,清至民国以来王夫之、何绍基、吴大澂、杨翰、邓守之、林绍年、谭延闿等。朝阳岩石刻现存136方,碑刻书体有篆、隶、楷、行、行草、狂草,诸体俱全,风格多样,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淡岩石刻。淡岩石刻位于零陵区富家桥镇富家桥村淡山脚下淡岩内。淡岩亦名IM电竞 电子竞技平台淡山岩,因淡氏居其下,或因其地宜淡竹,故名。淡岩风景秀丽,每当中秋佳节,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穿过岩顶的天然石洞射入岩内,照亮月台,形成半圆形状,为“淡岩秋月”,系古“永州八景”之一。淡岩摩崖石刻众多,其年代最早可追溯至秦代,现发现有年代可考的最早石刻是宋熙宁七年(1074)的《柳应辰记》。宋崇宁三年(1104)黄庭坚游淡岩写下了《淡山岩诗》二首,并发出“永州淡岩天下稀”之感叹。自此,历代文人名士摩肩接蹱,纷至沓来,淡岩石刻也日渐增多。宋有柳应辰、黄庭坚、周敦颐、张子谅、邹昌龄、李建中、宋迪、范祖禹、杨万里、卫樵,明有徐霞客、张勉学、王泮、顾璘,清有杨翰、萧昌炽、周崇傅,民国有韦荣昌等人游淡岩并撰文题刻。淡岩石刻,文献记载的共有206方,其中宋代152块,元代2块,明代28块,清代24块。现存出露于外、人可观之的有35块。碑刻书体有篆、隶、楷、行、草,诸体俱全,风格多样,具有甚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月岩石刻。月岩石刻位于道县清塘镇月岩村月岩内。明王会《月岩图记》称:“自东望之如月上弦,西而望之如月下弦,就中望之,则又如月之望。随行进退,盈亏异状,俗以其形象月,故呼为月岩。好事者奇之,以为太极呈象,若河之图、洛之书。”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故里在洞外东约4公里处。后人传其幼时在此游息、悟道。旧建有周子读书亭,又称濂溪书堂、月岩亭,供奉周敦颐神位。南宋时,赵汝谊在此祷雨,留下题名:“汉国赵汝谊,天水赵赓,南郡章颖,祷雨道过穿岩。方暑,如坐广厦。遍览洞石,赏其瑰异。 淳熙己亥秋戊子。”这是月岩摩崖的最早石刻。以后慕名而至者,题刻甚众,多以周敦颐、理学、《太极图说》为主题,今存摩崖石刻63通,留存的题刻有“广寒深处”“清虚洞”“风月长新”“如月之中”“浑然太极”“豁然贯通”“道在其中”“理学渊源”“参悟道真”“悟道先迹”“乾坤别境”“浑涵造化”“鸿漾一窍”“先天道体”“上弦月”“下弦月”“望月”“月岩”“太极岩”等。落款年号有南宋“淳熙”“景定”,明“正德”“嘉靖”“万历”等。2013年与濂溪故里一道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龙岩石刻。九龙岩石刻位于东安县芦洪市镇东九龙岩,有北宋至清各种名人石刻43方,其中宋石刻达30方。最早的一方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东安县令张太年所题,距今已1100多年,记载了农民起义(“平将寇”)和“芦洪置司”的重大史实,对研究东安政史和建置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补史价值。宋景佑初(1034),僧人元喜入九龙岩建寺,但无寺名。宋治平元年(1064),九龙岩寺赐名寿圣院。宋治平四年(1067)五月七日,周敦颐游九龙岩,题摩岩。宋熙宁六年(1068)五月五日,蒋忱作《九龙岩记》,周敦颐书丹上石。寿圣院塑佛像。宋熙宁九年(1076)诗人陶弼游九龙岩,题诗。宋元丰三年(1080)曾布率家眷游九龙岩,题名岩壁。宋绍圣甲戌年(1094),零陵郡府判阮之武题诗九龙岩。宋绍兴元年(1131),胡寅、胡宁、胡宏题九龙岩。明万历三年(1575),东安县令黄岩题诗。清嘉庆辛未年(1811),王渭题名九龙岩,此为最后一方石刻。九龙岩石刻多名人真迹,是文学、金石书法研究的重要资料,对研究地方历史和文化,有证史、补史、正史的价值。200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层岩石刻。层岩摩崖石刻位于江永县潇浦镇红山村洞上组层岩内。此岩属石灰岩溶洞,洞口北向,高20米、宽30米、深300余米,空旷若厅。有涧自岩中出,流水淙淙,横纡如带。“层岩叠翠”为古江永八景之一。旧时邑人曾避乱其中。岩口石壁上存宋至清石刻,其中有字碑36方、无字碑10方,含“层岩叠翠”“胸罗万象”等题刻及诗词、游记等。书体包括篆、隶、楷、行、草等,年代最早为北宋治平四年(1067)的《何怀宝记》。目前,保存较为完整、较好的是洞口处的“层岩叠翠”“胸罗万象”及洞内“层岩”等数十方碑刻。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寒亭暖谷石刻。寒亭暖谷石刻位于湖南省江华县沱江镇老县村蒋家山,被称为“江华石刻书法之长廊”。唐永泰二年(766),江华县令瞿令问筑亭,道州刺史元结作《寒亭记》,摩刻于亭后。宋治平四年(1067)邑尉李成凡、知县蒋祺游寒亭,于亭西见一谷,命人掘之,见一洞,陪同人蒋之奇命名为“暖谷”,并作铭摩刻以记之。明,江华教谕滕元庆之摩刻为“乾坤辟混沌,洞上列亭幽,独秀云山里,清风万古秋”。故称“寒亭秋色”。自唐以来,文人学士留下石刻近70方,大多数保存完好,清晰可辨。至今,寒亭暖谷石刻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其分布较集中,大小不一,形式各异,最大的3平方米,最小的0.2平方米。从书法看,集真、草、篆、隶于一体,成为书法艺术展示之长廊。其文体集游记、铭、序、诗、词之大成,颇见风采。200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枧摩崖造像、石刻。石枧摩崖造像、石刻位于江永县城南35公里的桃川镇石枧村,石窟面积为162.3平方米。现存石窟佛造像共48个、信士捐赠的石雕像4座、石刻构件的雕花香炉3个、原雄山寺建筑柱础4个,其中两个有铭文记载。碑刻3方,其中摩崖石刻2方(分别为南宋建炎二年(1128)的《重修雄山寺记》和元至正三年(1343)的《重修石佛雄山寺记》。第三方为竖立的重修募捐石碑。据考证,石枧摩崖造像、石刻建凿于五代十国时期,由一个名叫“周金垒”的王妃出资,凿于一座高约40米的雄山之崖。佛龛为拱券形,以居中最高大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护法”主佛龛为中心,其余相对较小的佛龛,对称分布在主佛龛的两旁。主佛右手边有落款为南宋建炎二年的《重修雄山寺碑记》摩崖石刻,左手边有落款为元代至正三年的《重修石佛雄山寺碑记》石刻。另有清同治年间(1862-1875)《重修雄山寺募捐功德碑》记载,住持妙光主持对寺窟进行了一次大修。石枧摩崖造像、石刻是我国最南边的大型摩崖造像、石刻,对研究我国南方地区佛像考古具有重要价值。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七祖诞会碑序》石刻。《七祖诞会碑序》石刻位于双牌县阳明山寺,清道光九年(1829)九月立,撰书者不详。碑序文曰:“从来有千古不朽之人,心为千古不朽之计;而有千古不朽之计,愈知重千古不朽之人。如我山始祖明性公自空,法派南岳,道继曹溪,嗣徒七祖秀峰禅师,明正德七年十月初二亥时诞生。其时星辰灿烂,祥光满室。是月也,天酒偷来到处枫人都醉,岭梅踏去一只铁脚不寒。泊乎正果修成,肉身坐化,遐迩咸钦,士民共戴,人趁阳春而介寿,客随龙会以来朝。历久弥新,奚烦再计,然而黄叶止啼,尘世固沾恩于不尽,衣钵给众僧裔,亦食福于无疆。取还来敢忘厥本,裔可得居福地,共住法天,缘立胜会,合置腴田,聊共瓜果之需,永作嵩祝之庆。庶几,田为寿田,长与岗陵而立峙,佛即寿佛,更偕天地以长昭。爰勒金石,永垂不朽矣!”201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玉琯岩石刻。玉琯岩位于宁远县九嶷山古舜帝庙遗址侧旁,青山环绕的平畴中突兀着一座玲珑小山,怪石林立,古木郁葱,活脱脱一个天然盆景。传说,汉哀帝时期,零陵文学(“文学”系汉代官名)奚景在这座小山的一个岩洞里发现了12支玉琯(古乐器),认为是舜帝南巡留下的遗物,献给朝廷,于是此地得名“玉琯岩”。此后,文人骚客来舜帝庙凭吊,都会到玉琯岩游览,多有留铭题刻,至今保存有宋代至清代的摩崖碑刻有24方,近代名家名人摩崖碑刻108方。碑刻中楷、行、篆、隶、草5种字体齐全。岩洞正前方,有宋代著名书法家方信儒所书“九疑山”三个大字,三字平均高度为1.2米,笔力遒劲,金钩铁划,笔划雕刻之深十分罕见。在“九疑山”碑刻左侧,刻有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蔡邕撰写的《九疑山铭》,为南宋淳祐六年仿汉隶书法名家李挺祖补刻。在玉琯岩右边的石壁上,还有一块目前全国摩崖石刻中绝无仅有的“蝇头小楷”石刻,二尺见方的石壁上雕刻了一篇祭文和《玉琯岩怀古》等四首诗,共750多个字,书写秀丽精妙,刻工舒展精细。
月陂亭石刻。月陂亭是江永县上甘棠村南侧的一处天然石亭,位于通向两广地的古驿道上。由于地形奇特,依山傍水,与隔河的寺、楼、阁、台相映成景。这里既是过往行人的最佳休憩地,也是村里文人吟诗作赋的好地方,是镌录名言、记述要事的档案库。现存摩崖碑刻27块,其中唐朝碑刻1块,宋朝刻5块,元明清碑刻20块,无字碑1块。月陂亭三字,系村人文昌社会公镌于光绪三十二年。《先贤嘉言事亲》碑,为光绪三十年周道臣录,以劝人为善,劝人为孝。有诗云:出身恩重岂能忘,禽有慈鸟兽有羊,为子若还忘孝养,纵后人类是豺狼。《颂彭公平瑶功德歌》撰于明洪武三年,是研究瑶族起义斗争史的宝贵资料。《修建步瀛桥碑记》,记录了修建这座古桥的时间和捐款人名,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真实史料。忠孝廉节四字石刻,最为猷劲壮观,引人注目。这四个字出自南宋大臣文天祥手迹,清乾隆二十八年永明县正堂黄平王伟士临刻于石壁,每字宽1.3米,高1.8米。
含晖岩石刻。含晖岩位于道县城郊上关乡白石岩村,濒临潇水,岩洞如屋,有东、西两洞门,西洞门石壁上题刻“金华洞”三字,系唐代道州刺史薛景晦所刻。薛景晦取“山水含清晖”之意,又将其命名为含晖岩,并修书唐代著名文学家、被贬连州刺史的刘禹锡求得《含晖洞述》一文。因洞门临潇水,居高临下,如临江石楼,河水碧绿缓流,河面清幽如镜,岩体为白色,故有古人阴刻“白石楼”,大字稳健,小字“行草”注解。洞内有多处唐宋题刻,如“周敦颐同邻人蒋瓘陈赓欧阳丽治平四年三月六日同游道州含晖岩”,二十八个字,大大提升了岩洞的名气。明嘉靖戊子年秋陈京刻“风清水寒”四字,阳雕突出,字体圆润饱满,庄重稳正。又有戊戌年秋南海许瑛书“寒岩”二字,字体舒曼,酣畅淋漓。洞前临潇水一面,“水天一色”四字,传为汉代蔡邕书刻,字大二尺许,是迄今为止永州境内可考的最早碑刻,其字劲健雄俊,奇正相生,潇洒古朴,变化多端,又不失清刚豪迈之气。含晖石室,为古道州八景之一。
怀素(737-799)是永州书法艺术的巅峰。他出生于永州零陵,俗姓钱,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怀素的草书奔逸中有清秀之神,狂放中有淳穆之气”。怀素的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小草千文》诸帖。永州零陵城内,建有怀素公园纪念他。
怀素十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无法阻止。开始是在零陵城外岐山头一座叫书堂寺的小庙里当沙弥,一度回归家庭,世俗地生活了几年,然后再一次出家到城内绿天庵当和尚。在这里,除了礼佛修禅,怀素还苦练书法。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
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乾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
怀素在绿天庵里苦练了四五年时间。这四五年里,他稳稳当当地打下书法艺术的硬实功底,甚至掌握了草书艺术的基本要领。他开始有了一些名气,与当地的文化人士有了密切的交往,进入到了文化圈子。人们开始关注和看好这个年轻和尚的书法作品,大家名门以拥有怀素的字幅为荣。零陵城区的富裕人家,纷纷置办丰盛的酒席,延请怀素到自己家中,热情款待,殷勤侍候,然后请他留下墨宝。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永州刺史王邕也是一个书法爱好者,闻听到了怀素的声名,邀他来把酒言欢,切磋书艺。惊叹之余,王邕怀素撰写了《怀素上人草书歌》的赞诗。
乾元二年(759),著名诗人李白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而归,泛舟江湖,探访适贬岳州司马的故人贾至,然后南游潇湘,到永州拜访因曾受安禄山伪置而被贬永州司户的老友卢象,并永州刺史王邕的热情款待。怀素慕名向李白求诗。因为两个人性情相近,李白爱其才,还为他写下《草书歌行》,称赞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唐宝应元年(762),怀素由零陵出发,作万里之行,求师访友,经衡阳、客潭州。与到社会名流朱遥(亦作朱逵)、戴叔伦、张渭等交往。同年还北上岳州(今岳阳)拜访好友马云奇,并游历江西南昌。
唐大历元年(766),怀素写《秋兴八首》。怀素此帖的书风,到这时还未发育成熟,而他的内心也处于彷徨阶段。无论是起笔、行笔、收笔,远还没有迈进晋人的门槛。
唐大历二年(767),怀素南下到广州向徐浩学笔法。时徐浩去广州任刺史,此行目的并没有达到。同年冬或三年春,张谓奉诏回京任太子左庶子,于是怀素随同张谓一同进京。
在长安,怀素前后大约滞留了5年的时间。有幸见到王羲之、王献之作品,也鉴赏到《曹娥碑》。观看了唐代公孙大娘剑器舞,大受启发。由此他的狂草在画形分布、笔势往覆中增强了高昂回翔之态;在结体上也加强轻重曲折、顺逆顿挫的节奏感。还拜会了张旭的弟子邬彤,并引以为师。邬彤把张芝临池之妙、张旭的草书神鬼莫测,以及王献之的书法,都一一讲解给了怀素;离别之时,邬彤又将作字之法,一个“悟”字教给怀素。
唐大历六年,怀素母病甚重,遂于腊月初回乡探视,以待汤药。怀素觐亲以后,即重返京师。
唐大历七年(772)九月左右,怀素再一又回故乡,绕道东都洛阳南下,拜会颜真卿。颜真卿把“十二笔意”即“平谓横、直谓纵、均谓间、密谓际”等传授给了怀素,并告诉怀素,他二十多岁时,曾游长安,师事张旭二年,略得笔法,自以为未稳。颜并为怀素作《怀素上人草书歌序》。
唐大历十一年(777)八月六日,创作《自叙帖》。帖中概括了他一生的主要事迹,在《自叙帖》中,怀素对给予自己艺术有所教益的几位重要人物都留下了篇幅。
唐贞元三年(787),怀素与陆羽相识并相交。陆羽写下了《僧怀素传》,是研究怀素的第一手资料。
唐贞元十五(799年),怀素又回到了零陵,写《小草千字文》。怀素晚年在四川成都宝园寺度过,唐贞元十五年(799),患风痹病,圆寂。
怀素疏放,不拘细行,万缘皆缪,心自得之。于是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怀素伯祖,惠融禅师也,先时学欧阳询书,世莫能辨,至是乡中呼为大钱师小钱师。吏部韦尚书涉见而赏之曰:“此沙门札翰,当振宇宙大名。”
怀素心悟曰:“夫学无师授,如不由户而出。”乃师金吾兵曹钱塘邬彤,授其笔法。邬亦刘氏之出,与怀素为群从中表兄弟。至中夕而谓怀素曰:“草书古势多矣!惟太宗以献之书如凌冬枯树,寒寂劲硬,不置枝叶。张旭长史又尝私谓彤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师而为书,故得奇怪。’凡草圣尽如此。”怀素不复应对,连叫数声曰:“得之矣。”经岁余,辞之去。彤曰:“万里之别,无以为赠,吾有一宝,割而相与。”先时人传彤有右军《恶溪》、小王《骚》、《劳》三帖,拟此书课,以一本相付。及临路,草书竖牵似古钗脚,勉旃。
至晚岁,颜太师真卿以怀素为同学邬兵曹弟子,问之曰:“夫草书于师授之外,须自得之。张长史观孤蓬、惊沙之外,见公孙大娘剑器舞,始得低昂回翔之状。未知邬兵曹有之乎?”怀素对曰:“似古钗脚,为草书竖牵之极。”颜公于是倘佯而笑,经数月不言其书。怀素又辞之去,颜公曰:“师竖牵学古钗脚,何如屋漏痕?”素抱颜公脚,唱叹久之。颜公徐问之曰:“师亦有自得之乎?”对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无壁坼之路,一一自然。颜公曰:“噫!草书之渊妙,代不绝人,可谓闻所末闻之旨也。”
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然恨未能远覩前人之奇迹,所见甚浅。遂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遗编绝简,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无疑滞,鱼笺绢素,多所尘点,士大夫不以为怪焉。颜刑部,书家者流,精极笔法,水镜之辨,许在末行。又以尚书司勋郎卢象、小宗伯张正言,曾为歌诗,故叙之曰:“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概通疏,性灵豁畅,精心草圣。积有岁时,江岭之间,其名大著。故吏部侍郎韦公陟,覩其笔力。勖以有成。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赏其不羁,引以游处。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赞之,动盈卷轴。夫草稿之作,起於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模字误衍)楷精法(法精二字误倒)详,特为真正。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资质劣弱,又婴物务,不能恳习,迄以无成。追思一言,何可复得。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向使师得亲承善诱,函挹规模,则入室之宾,舍子奚适。嗟叹不足,聊书此,以冠诸篇首。”其後继作不绝,溢乎箱箧。其述形似,则有张礼部云:“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卢员外云:“初疑轻烟澹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王永州邕曰:“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朱处士遥云:“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叙机格,则有李御史舟云:“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以狂继颠,谁曰不可。”张公又云:“稽山贺老总知名,吴郡张颠曾不面。”许御史瑝云:“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後却书书不得。”戴御史叔伦云:“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语疾速,则有窦御史冀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戴公又云:“驰毫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下及。”目愚劣,则有从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诗云:“远锡无前侣,孤西寄太虚。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皆辞旨激切,理识玄奥,固非虚荡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时大历丁已冬十月廿有八日。
怀素草书作品,主要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字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律公贴》《七帖》《北亭草笔》等。
《自叙帖》。纸本,纵28.3厘米,横755厘米;126行,共698字。帖前有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叙”四字。原迹如今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怀素于唐大历十一年或十二年(776或777)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自叙帖》,内容为自述其生平大略,兼录颜真卿、张谓、戴叔伦等人对其的赠诗成文。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有疾有速,有轻有重,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自唐末五代以来,《自叙帖》一直是草书领域的热门法帖,在中国草书史上承前启后,在书法艺术领域影响深远,人称“天下第一草书”。
《苦笋帖》。纵25.1厘米,横12厘米2行14字,即“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清吴其贞评:“书法秀健,结构舒畅,为素师超妙入神之书。”项元汴跋《苦笋帖》云:“余仅得宋秘府所藏《苦笋》一帖,其用笔婉丽、出规入矩,未有越于法度之外,畴昔谓之狂僧,甚不解。其藏正于奇、蕴真于草、含巧于朴、露筋于骨,观其以怀素称名,藏真为号,无不心会神解。若徒视形体,以点划求之,岂能窥其精妙,升堂入室?学者必以余言维则,庶乎得其门矣。此书世之希有者,可不宝之。”《苦笋帖》是可考的最早与茶有关的佛门书法。藏于上海博物馆。
《食鱼帖》。亦称《食鱼肉帖》。钤有“希字半印”“军司马印”“赵氏子昂”“项元汴印”等鉴藏印。明顾复《平生壮观》、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清吴升《大观录》等著录。帖前有米汉雯所题“翰珍”为迎首,前隔水上有项元汴手书“唐怀素草书食鱼帖”小字标识。宋人吴喆跋:“素公草书超妙自得,笔老而意新,在当时以为独步。虽流散人间甚盛,然自唐迄今二百余年,士大夫家藏,罕有完者,而此帖首尾皆具,尤可珍也。”又题:“东坡先生评藏真书云:此公能自誉,观者不以为过,信乎其书之工也。然其为人倜傥,本不求工,所以能工如此。如没人操舟,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而举止自若,近于有道者耶?今观此帖,有食鱼、食肉之语,盖倜傥者也。至于行笔遒劲,如屋漏、如屈铁,非工其能如是乎。”
《圣母帖》。唐贞元九年(793),怀素为东陵圣母所写。怀素晚年自家乡永州出游途经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古称东陵)时,作此书。内容记述的是晋代杜、康二仙女蹑灵升天、福佑江淮百姓的故事。明曹昭《格古要论·圣母帖》:“怀素草书,颇难识,贞元九年岁在癸丑五月刻石。宋元祐三年戊辰模刻上石在陕西西安府学。”王世贞《艺苑卮言》评曰:“藏真书虽从二张草圣中来,而结法极谨密……晚年书圆熟丰美,又自具一种姿态,大要从山阴派中来……素师诸帖皆遒瘦而露骨,《圣母帖》独匀稳清熟,妙不可言。”
《论书帖》。草书墨迹,纸本,纵38.5厘米,横40.5厘米,9行,共85字。一般说是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的草书,所以有“以狂继颠”的说法。董追《广川书跋》云:“怀素于书法,自言得笔法三昧。观唐人评书,谓不减张旭,素虽驰骋绳墨外,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今其书自谓真出钟(钟繇),草出张(张芝)。”但无论如何,怀素的草书以奔放纵逸为基本面。而《论书帖》则与常见的怀素的草书大有不同,写得“匀稳熟”“出入规矩,绝狂怪之形”,是草书中有章草遗意的佳作。
《小草千字文》。唐贞元十五(799)书。怀素千字文有多种,而以“小字贞元本”为最佳,又称《千金帖》绢本,八十四行,一零四五字。此本为怀素晚年所书。怀素晚年的草书又从骤雨旋风转到古雅平淡,字与字不相连属,笔道更加苍劲浑朴。虽为草书,章法上却毫无荒率、急躁之感,通篇静谧、平和,用笔、结字,亦轻松自然,却又法度谨严,达到了“从心欲而不逾矩”的境界,给观者以非常的美感享受,当为绚烂之极而复归平淡之作,堪称佛家审美书风的典范之作。故历来为书林所重。
《藏真帖》。怀素行草书作品,6行,51字。怀素在文中叙述北上向名家求教书法,特别是向颜真卿学习书法的经历。《藏真帖》用笔瘦劲而字形圆浑。“颜尚书”三字雄健高标,特立独出。作品后三行快意书写,显露出怀素“若有所得”的喜悦之感。宋代黄庭坚在《山谷题跋》评颠张醉素云:“怀素草工瘦,而长史草工肥,瘦硬易作,肥劲难得也。”观《藏真帖》“张颠”“法闻”诸字皆细瘦。
怀素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金壶记》说他是“一日九醉”。大概醉翁之意不在酒,“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他志在“狂草”而已。
怀素的草书以篆书入笔,藏锋内转,瘦硬圆通,用笔迅疾,气势宏大,虽然狂放,但并没有为追求新奇而无视法度。相反,他的草书严谨,结字简练,体现独特的草书艺术风格。
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虽然如是疾速,但怀素却能於通篇飞草之中,极少失误。与众多书家草法混乱缺漏相比,如圣母、食鱼、苦笋、藏真诸帖,保留晋法甚多,藏真帖且多有颜真卿作风。如小草千字文、圣母帖,与其狂肆作风,大异其趣,完全换过一番面目,也可说是他过人之处。
从笔迹学的角度看,怀素一生的书法线条,质地上都倾向于瘦细,和禅修苦寒的美学有很大关系。怀素年轻时代,书法在于“不师古”。按照中国的笔法传承,他还“不得法”,还处于正统书法的门外。怀素二十九岁时,曾经写下了《秋兴八首》。《秋兴八首》是杜甫的诗句,创作于大历元年(766),也就是“安史之乱”三年以后。怀素此帖的书风,到这时还未发育成熟,而他的内心也处于彷徨阶段。对于一个“野狐禅”,或者一个“贱家鸡”,怀素草书根本得不到认同。《秋兴八首》的书法线条,臃肿中包含着怯懦,为追求“一笔书”的效果,牵丝萦带显得很牵强,给人以拖沓的感觉。无论是起笔、行笔、收笔,远还没有迈进晋人的门槛。
怀素本是一个叛逆者,在盛唐走向晚唐的时代,唐朝书法氛围崇尚法度;王羲之书法在初唐,受到唐太宗的追捧,时人更是趋之若鹜,怀素并不在意当代的艺术潮流。他更多地在“一笔书”的领域探索,继承了张芝、崔爰、杜度以及王献之的书法传统。如果说,怀素青少年时期的书法,凭借的是艺术直觉。那他三十岁以后的艺术探索,则是在艺术传统中求索。而中国书法的历史传统,就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笔法传承,笔法则是魏晋书法的“核心机密”。
怀素草书得到同时代人的热情讴歌,包括著名诗人李白、戴叔伦、苏涣、裴说,大书法家颜真卿,社会名流王邕、朱遥(逵)、窦冀、鲁牧、任华、马云奇等,都为之写下赞美的诗篇。李白《草书歌行》盛赞“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颜真卿《怀素上人草书歌序》“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概通疏,性灵豁畅。精心草圣,积有岁时,江岭之间,其名大著。”对怀素评价甚高。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衡阳双峡插天峻,青壁巉巉万馀仞。此中灵秀众所知,草书独有怀素奇。怀素身长五尺四,嚼汤诵咒吁可畏。铜瓶锡杖倚闲庭,斑管秋毫多逸意。或粉壁,或彩笺,蒲葵绢素何相鲜。忽作风弛如电掣,更点飞花兼散雪。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君不见,张芝昔日称独贤;君不见,近日张旭为老颠。二公绝艺人所惜,怀素传之得真迹。峥嵘蹙出海上山,突兀状成湖畔石。一纵又一横,一欹又一倾。临江不羡飞帆势,下笔长为骤雨声。我牧此州喜相识,又见草书多慧力。怀素怀素不可得,开卷临池转相忆。
几年出家通宿命,一朝却忆临池圣。转腕摧锋增崛崎,秋毫茧纸常相随。衡阳客舍来相访,连饮百杯神转王。忽闻风里度飞泉,纸落纷纷如跕鸢。形容脱略真如助,心思周游在何处。笔下惟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去。怪状崩腾若转蓬,飞丝历乱如回风。长松老死倚云壁,蹙浪相翻惊海鸿。于今年少尚如此,历睹远代无伦比。妙绝当动鬼神泣,崔蔡幽魂更心死。
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神清骨竦意真率,醉来为我挥健笔。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坐失声看不及。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鱼笺绢素岂不贵,只嫌局促儿童戏。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襟气。长幼集,贤豪至,枕糟藉麹犹半醉。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吴兴张老尔莫颠,叶县公孙我何谓。如熊如罴不足比,如虺如蛇不足拟。涵物为动鬼神泣,狂风入林花乱起。殊形怪状不易说,就中惊燥尤枯绝。边风气同惨烈,崩槎卧木争摧折。塞草遥飞大漠霜,胡天乱下阴山雪。偏看能事转新奇,郡守王公同赋诗。枯藤劲铁愧三舍,骤雨寒猿惊一时。此生绝艺人莫测,假此常为护持力。连城之璧不可量,五百年知草圣当。
吾观文士多利用,笔精墨妙诚堪重。身上艺能无不通,就中草圣最一纵。有时兴酣发神机,抽毫点墨纵横挥。连行势不绝,藤悬查蹙生奇节。划然放纵惊云涛,或时顿挫萦毫发。自言转腕无所拘,大笑羲之用阵图。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叫呼。信知鬼神助此道,墨池未尽书已好。行路谈君口不容,满堂观者空绝倒。所恨时人多笑声,唯知贱实翻贵名。观尔向来三五字,颠奇何谢张先生。
张颠没在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大字大如斗。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忽如裴曼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琅诵口句三百字,何似醉僧颠复狂!忽然告我游南溟,言祈亚相求大名。亚相书翰凌献之,见君绝意必深知。南中纸价当日贵,只恐贪泉成墨池。
怀素才年三十馀,不出湖南学草书。大夸羲献将齐德,切比钟繇也不如。畴昔阁梨名盖代,隐秀于今墨池在。贺老遥闻怯后生,张颠不敢称先辈。一昨江南投亚相,尽日花堂书草障。含毫势若斩蛟龙,查管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望词人皆道好。一点三峰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 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紫塞傍窥鸿雁翼,金盘乱撒水精珠。直为功成岁月多,青草湖中起墨波。醉来只爱山翁酒,书了宁论道士鹅。醒前犹自记华章,醉后无论绢与墙。眼看笔掉头还掉,只见文狂心不狂。自倚能书堪入贡,一盏一回捻笔弄。壁上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在身文翰两相宜,还如明镜对西施。三月秋澹青江水,二月花开绿树枝。闻到怀书西入秦,客中相送转相亲。君王必是收狂客,寄语江潭一路人。
吾尝好奇,古来草圣无不知。岂不知右军与献之,虽有壮丽之骨,恨无狂逸之姿。中间张长史,独放荡而不羁,以颠为名倾荡于当时。张老颠,殊不颠于怀素。怀素颠,乃是颠。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负颠狂之墨妙,有墨狂之逸才。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盆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已后始颠狂。一颠一狂多意气,大叫一声起攘臂。挥毫倏忽千万字,有时一字两字长丈二。翕若长鲸泼剌动海岛,炊若长蛇戎律透深草。回环缭绕相拘连,千变万化在眼前。飘风骤雨相击射,速禄飒拉动檐隙。掷华山巨石以为点,掣衡山阵云以为画。兴不尽,势转雄,恐天低而地窄,更有何处最可怜,哀哀枯藤万丈悬。万丈悬,拂秋水,映秋天。或如丝,或如发,风吹欲绝又不绝。锋芒利如欧冶剑,劲直浑是并州铁。时复枯燥何稿袱,忽觉阴山突兀横翠微。中有枯松错落一万丈,倒挂绝壁蹙枯枝。千魑魅兮万魍魉,欲出不可何闪尸。又如翰海日暮愁阴浓,忽然跃出千黑龙。夭矫偃蹇,入乎苍穹。飞沙走石满穷塞,万里飕飕西北风。狂僧有绝艺,非数仞高墙不足以逞其笔势。或逢花笺与绢素,凝神执笔守恒度。别来筋骨多情趣,霏霏微微点长露。三秋月照丹凤楼,二月花开上林树。终恐绊骐骥之足,不得展千里之步。狂僧狂僧,尔虽有绝艺,犹当假良媒。不因礼部张公将尔来,如何得声名一旦喧九垓。
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概通疏,性灵豁畅。精心草圣,积有岁时,江岭之间,其名大著。故吏部侍郎韦公陟睹其笔力,勖以有成;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赏其不羁,引以游处;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赞之,动盈卷轴。夫草稿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逮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楷精详,特为真正。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资质劣弱,又婴物务,不能恳习,迄以无成。追思一言,何可复得。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向使师得亲承善诱,亟挹规模,则入室之宾,舍子奚适!嗟叹不足,聊书此以冠诸篇首。
怀素的书法作品对后世产生着经久不息的影响。怀素死后32年出生的著名僧人贯休,见到怀素的草书作品,不由地发出“一见此书空叹息”的感慨,并提笔写下《观怀素书歌》(《全唐诗》卷828)抒发自己的观后感。
“张颠颠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师不谭经不说禅,筋力唯于草书朽。颠狂却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铁石画兮墨须入,金尊竹叶数斗馀。半斜半倾山衲湿,醉来把笔狞如虎。粉壁素屏不问主,乱孥乱抹无规矩。罗刹石上坐伍子胥,蒯通八字立对汉高祖。势崩腾兮不可止,天机暗转锋硭里。闪电光边霹雳飞,古柏身中洋龙死。骇人心兮目喊映,顿人足兮神辟易。乍如沙场大战后,断枪橛箭皆狼藉。又似深山朽石上,古病松枝挂铁锡。月兔笔,天灶墨,斜凿黄金侧锉玉,珊瑚枝长大束束。天马骄狞不可勒,东却西,南又北,倒又起,断复续。忽如鄂公喝住单雄信,秦王肩上著枣木槊。怀素师,怀素师,若不是星辰降瑞,即必是河岳孕灵。固宜须冷笑逸少,争得不心醉伯英。天台古杉一千尺,崖崩劁折何峥嵘。或细微,仙衣半拆金线垂。或妍媚,桃花半红公子醉。我恐山为墨兮磨海水,天与笔兮书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常恨与师不相识,一见此书空叹息。昔张渭任华叶季良,数子赠歌岂虚饰,所不足者浑未曾道著其神力。石桥被烧烧,良玉土不蚀,锥画沙兮印印泥。世人世人争得测,知师雄名在世间,明月清风有何极。”(贯休《观怀素草书歌》)
唐哀帝天佑三年(907)登进士第的诗人斐说,在怀素离世后100多年,来到永州城东部怀素当年修禅并种蕉叶练字的绿天庵,面对怀素留下的“笔冢”和“墨池”遗迹,感慨万千,写下《题怀素台》(或作《怀素台歌》,全唐诗卷720),缅怀怀素。
“我呼古人名,鬼神侧耳听。杜甫李白与怀素,文星酒星草书星。永州东郭有奇怪,笔冢墨池遗迹在。笔冢低低高似山,墨池浅浅深如海。我来恨不已,争得青天化为一张纸,高声唤起怀素书,搦管研朱点湘水。欲归家,重叹嗟,眼前有,三个字:枯树槎,乌梢蛇,墨老鸦。”
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对怀素给予了至高无上的评价:“怀素草,暮年乃不减长史,盖张妙于肥,藏真妙于瘦,此二人者,一代草书之冠冕也。”他本人的书法也深受怀素的影响。据说,宋元祐年间,黄庭坚与苏轼、钱穆父饮酒闲谈,黄庭坚即兴写了几张草书,得到苏轼的赞赏,钱穆却一言不发。黄庭坚奇怪地追问,钱答道:你如此得意,恐怕是未见过怀素和尚的真迹吧?自负的黄庭坚听了很不服气。后来,他在石阳休家看到了怀素的《自叙帖》,十分喜爱,认真地临写了几天,自觉于草书大有所悟。之后他下笔作草,与以前就有所不同了。这才知道,钱穆父并没有看不起他,而是怀素的草书境界实在是太高了。
著名的史学家、北宋名臣司马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性格内向、做事严谨的人物。他编撰《资治通鉴》,虽数百卷,也有真倒涂抹的修改痕迹,但是却没且个字是作草书的。但有意思的是,他在朋友处欣赏到怀素的一幅破旧的草书作品,昏花的老眼竟为之一亮,很想将其收为己有,无奈没有收宝之钱,只好作诗一首,聊慰于心。诗名《怀素书》,曰:“上人工书世所稀,於今散落无复遗。君从何处获数幅,败绢苍苍不成轴。云流电走何纵横,昏醉视之双日明。烈火烧林虎豹慄,疾雷裂地龙蛇惊。须臾挂壁未收卷,阴风飒飒来吹面。祗疑神物在闇中,宝秘不令关俗眼。嗟予平生不识收,但爱意气豪有余。欲求数字置认侧,安得满斗千金珠。”怀素的书法,如此深入人心,实在不可多见。
到明代,怀素的书法已被视为拱璧。明代著名书法收藏家项元汴有一个收藏价格表,其中怀素的《自叙帖》购价为1000两银,仅次于王羲之的《瞻近帖》。当时唐冯承素《摹兰亭卷》购价550两银,王羲之《此事帖》300两银,尉迟乙僧《盖天王图卷》只有40两银。从此价目表中,不难窥视到怀素书法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与地位。
当代伟人、“中国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对怀素草书情有独钟。跟随多年的陈秉忱在回忆的书法时说,“从1955年开始,()指示身边工作人员广置碑帖,20年间,所存拓本及影本碑帖有600多种,看过的也近400种。‘二王’帖及孙过庭、怀素草书帖,则是时常披阅。”逄先知也曾回忆说:曾多次要IM电竞 电子竞技平台过怀素《自叙帖》,并要我们把所有他所有字帖都集中起放在身边。的秘书田家英说:“的字是学怀素体的,写起来很有气魄。”1962年9月,在中国的八届十中全会期间,曾向时任湖南省第二书记王延春问起零陵绿天庵以及怀素的遗迹。1972年,中日建交之际,将怀素《自叙帖》影印本作为国宝送给随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一起访华的日本外相大平正芳。怀素书法在的位置以及在他书法中的地位,由此可见斑痕。
如果把怀素的《自叙帖》与草书《清平乐·六盘山》放在一起欣赏,不难发现后者对前者的继承与发扬。两件作品总体特征是,中锋使毫,用笔快捷迅猛,如疾风迅雨,扑面而来,有万夫莫当之气势。其线条虽然细瘦,却蕴涵劲力,如强弓力挽,势在即发。其章法特点是纵向取势,左右穿梭,似两军对垒,相互厮;又如担夫争路,左闪右让。有时一字甚至于被压缩成一个小点,有时一个字却又占据了几个字的空间,真可谓用笔大胆、落墨泼辣。“飘风急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的意境,浮于眼前。,可谓当今世界深得怀素草书精髓的第一人。
在家乡永州,怀素的故事和遗迹,后世多有记载。如宋初陶岳《零陵总记》记载:“怀素台,在郡东五里横陇之上,唐开元中,有僧怀素居是台,学者因谓之‘怀素台’,有‘墨池’‘笔冢’存焉。”清康熙九年《永州府志》记载:“怀素塔,县东里许。唐僧怀素结庵于此,名绿天庵。种蕉学书。”永州知府刘道著《绿天庵记》说:“永州出东门北行半里,上小冈又半里,为绿天庵,即唐僧怀素之故居也。世传怀素幼学书庵中,贫无纸,乃种蕉万余,以供挥洒。”明弘治《永州府志》记载:“墨池,在县东二里。相传唐僧怀素洗砚于此,其水至今尚黑。”黄庭坚曾说:“草书妙处,须学者自得,学久乃当知之。‘墨池’‘笔冢’,非传者妄也。”这些遗迹,今天仍能一一找到原址。至今,绿天庵旧址尚存有明代摹刻怀素《小草千字文》碑。
何绍基(1799—1873),出生于道州(今永州市道县)东门村,清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因“语疵”而痛失状元;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历充广东乡试考官、福建乡试正考官,视学浙江,擢四川学政,缕陈时务,被责以“肆意妄言”免职。晚年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苏州扬州诸书院,提携后进颇多,博涉群书,于六经子史,皆有论述,是清代杰出的书法家和著名诗人。书法享“有清二百余年一人”称誉,也是道咸年间宋诗派的倡导者和重要诗人之一,著有《东洲草堂金石跋》《东洲草堂诗钞》。
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很高。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草书尤为擅长。其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同时还掺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险峻茂密的特点,还有《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其小楷兼取晋代书法传统,笔意含蕴,行草书融篆、隶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他的篆书,中锋用笔,并能掺入隶笔,而带行草笔势,自成一格。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醇厚有味;晚年的书法已臻炉火纯青。济南大明湖历下亭楹联杜甫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即为他所书。历下亭东壁仍存其《重修历下亭记》石刻。
何绍基8岁随父宦游入京,在世五次回乡,吟诗撰文、书法刻石,于故土留墨颇多,道县故里,祁阳浯溪,零陵朝阳岩、柳子庙,祁阳九嶷山、舜帝陵等处,皆留其墨宝碑刻,对永州书法艺术发展深有影响。
清嘉庆四年(1799),何绍基与胞弟何绍业一同出生于湖南道州(今道县)东门村,幼年家境贫寒。3岁时,父亲何凌汉拔萃入京都取贡生,三弟何绍祺出生,何绍基与两弟随母往西乡小坪村舅父廖辑候家生活。6岁在舅家入塾就读。8岁随父母入京都,依父读书。13岁,以钱塘孙镜塘为师,自觉写诗。14岁,才华初露,得阮元、程恩泽赏识。16岁,因父亲官职所在,得以结识各省才俊,始有交游。18岁“应京兆试取誊录”,并拜张掖垣为馆师。次年秋天,张掖垣归湘。何绍基已明确志向,发奋读书。他在《生日书怀》中写道:“唯书爱最真,坐卧不离手。架上三万签,经史任所取”,“少小不努力,老大呼负负。读书须及时,吾年已十九”。
接下来的科考之路,何绍基走得颇为曲折、漫长。23岁、27岁,两次回湘应乡试,皆未中。30岁,回湘应乡试,“秋间,补廪膳生”。 33岁,回湘应乡试,秋,取优贡生。 34岁,春仲,随父按试宁波;秋,回京应试,未中。 36岁,由京回湘应乡试,亦未中。直到37岁,才迎来好运气。
道光十五年(1835)夏天,何绍基最后一次回湘应乡试,榜发得中解元(第一名)。从18岁“应京兆试取誊录”算起,何绍基走过了长达18年的科考之路。在这一段漫长的岁月里,何绍基父亲何凌汉的官职,步步高升,自嘉庆十年乙丑科殿试一甲三名(探花)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十二年,充任丁卯科广东副考官;十三年,充任戊辰恩科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四年,充国史馆纂修;二十四年(1819),典福建乡试。道光元年(1821)任国子监祭酒;二年,任壬午科山东主考官,留督学政(秋杪,何绍基与兄弟奉母出都至山东);六年,任顺天府尹,举家移京。道光十年,何凌汉授大理寺卿;十一年,署兵部右侍郎,旋迁工部右侍郎,署礼部左侍郎,典辛卯科浙江乡试,留督学政(何绍基随侍);十三年,调迁吏部右侍郎;十四年,升任工部尚书兼署左都御史;十五年,任乙未科会试副总裁;十六年,署史部尚书。
道光十六年(1836),何绍基“丙申恩科成进士,廷对策为长文襄、阮文达两相国所激赏,已置大魁,因语疵抑落二甲第八名,改庶吉士。”本来已由主考官拟定为状元,因为答卷里有忌讳的“语疵”,而痛失状元桂冠。何绍基的同年进士陆以湉曾在《冷庐杂识》中记载:“丙申殿试,何子贞太史卷已列进呈十卷之首,旋以‘大行’二字为阅卷大臣某公指出,改置二甲第八名。”
何绍基中进士成翰林院庶吉士后,时阮元、穆彰阿被任命教习庶吉士。在三年期满后的考试中,何绍基取得散馆一等的好成绩,被授翰林院编修、武英殿协修。
道光十九年(1839)上半年,41岁的何绍基任职史馆,充武英殿总纂,五月时曾被任命为福建乡试正考官。而与此同时他的父亲何凌汉调任户部尚书、充顺天乡试副考官,父子同持文柄,时论荣之,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
这年冬天和次年初(二月五日),何绍基胞弟何绍业及父亲何凌汉相继病逝,他护送父亲和弟弟的灵柩回湖南长沙安葬。“其年八月,孤子绍基等奉柩由潞河舟行南归。十二月二十一日抵长沙,二十四日厝居于南门外洪恩寺。”
咸丰二年(1852),何绍基回京,得到传召,于勤政殿首次拜见咸丰帝,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被任命为四川学政。八月初九在乾清宫西书房得到正式授任,何绍基呈《授四川学政谢折》以谢圣恩。一个月后便携家带口动身前往四川任职。
到了成都之后,何绍基受到将军品级以下众官员的迎接,第一时间作《恭报到任日期折》呈予咸丰帝,得到皇帝“知道了,地方一切情形随时访察具奏”的砂批回应。何绍基由此广泛关注四川的事情,并一一向皇帝汇报。咸丰三年,正月,在成都主持考试,四月十八日奏《恭报岁试成都省垣情形折》,得到咸丰帝“汝能如是认真,联甚嘉悦”的朱批。“嗣后出省按试,有关系吏治民生及军国要务者,随时上闻”(《去蜀入秦纪事书怀》)。七月二十四日上《捐输军饷奉旨从优议叙谢折》,十一月初七根据按试各州了解弊端,奏《请旨饬查川省捐输广额各数暨办理土匪事涉及两歧并参将擅造关防需索骚扰折》。咸丰四年, 正月起按试江油、灌县、龙安各地,历时四月。五月二十四日上《请旨交议整顿考试力除弊窦折》《请旨更正灌县二郎神庙祀典折》,二十六日上《请旨饬裁陋规折》,二十五日上《恭报通省岁试及岁科并试等处完竣情形折》《请旨饬行速办土司争袭案折》。七月复出,举行邛州、雅州府、宁远府岁科并试。十一月二十二日又上《敬陈地方情形折》。
何绍基的举动,触动了地方官僚的利益,招致私愤而四面树敌。十一月二十二日所上《敬陈地方情形折》奏折,咸丰帝未作只言片语的回复。此时,弹劾何绍基的奏折,也送到了咸丰帝的御案上。咸丰五年初春,何绍基依计划外出按试,经眉州、嘉州,逗留经月。五月二十四日回至成都,得知由于四月缕陈时务十二事,咸丰帝责以“信口雌黄,肆意妄言”,十四日得降调三级之处分,由部议以私罪免除了他的学政职务,受到断崖式降级。
咸丰六年(1856),何绍基辞去官职,由四川出发,经陕西等地到达济南,主讲于山东泺源书院。讲学之余,尽游济南大明湖、趵突泉、珍珠泉、千佛山等处,留下许多诗句。咸丰十年(1860),受长沙城南书院之邀离开济南赴长沙。前后在山东和长沙城南书院教书达十余年。晚年主持苏州、扬州书局,校刊《十三经注疏》,主讲浙江孝廉堂,往来吴越,教授生徒。同治十二年(1873),病逝于苏州省寓,葬于长沙南郊。
《清史稿》称他“承家学,少有名”;《清代七百名人传》也称其“幼慧静,濡染家学”。其家学渊源,世代书香。幼年时寄居舅家,舅父廖先瑞(辑候)“一寒诸生,且耕且读”,为其启蒙,教其读书识字,培养了他勤学好问的求知精神。乃父何凌汉出身寒门,好学上进,“平生服膺许郑之学,而于宋儒之言性理者,亦持守甚力”,“以文章道德系中外望者数十年”。不仅是一位做官清廉、为人正直的朝廷要员,而且也是一位学识渊博、书法精湛的文人学士。朝廷重大训诰册文,多出其手。尤其是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极深,名扬海内,连当时的朝鲜、琉球等国贡使都来索书,使之应接不暇。其“四十岁时,得智永千文宋拓本,遂专习之,垂二十年,晚年笔法乃少变”。道光二十年(1840年)二月病逝于京师,赠太子太保,谥文安。清朝谥法:勤学好问曰“文”,止于义理曰“安”。其品行学问之端正,由此可见。一生著作辑为《云腴山房文集》。
何凌汉对家人,尤其是对儿辈的要求极严。特别是书法方面,从颜真卿楷书入手,勤学苦练,造诣颇深,四个儿子(何绍基、何绍业、何绍祺、何绍京)具皆成材,名重一时,被时人誉为“何氏四杰”。此外,还传授经、史、诗文等,特别注重立身处世、道德思想方面的培养。他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何绍基,为其后来立官身正、廉洁简朴、治学谨严打下了基础。何绍在《东洲草堂诗抄》自序中说:“性既平拙,复守严训,一切豪诞语、牢骚语、绮艳语、疵贬语,皆所不喜,亦不敢也。先公之言曰:‘立身涉世,除却克己慎独,更无着力处’。”家庭的熏陶和教育,让他受益终生。
“书”海泛舟,勤学苦练是何绍基在书法艺术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何绍基二十岁时,“始读《说文》,写篆书”,“书法初学颜真卿,遍临汉、魏各碑至百十通”。27岁那年,在济南得到孤本《张黑女墓志》及《石门颂》拓本,就经常携带在身边欣赏、临摹。他曾在《跋张黑女墓志拓本》中题道:“余自得此碑,旋观海于登州,既而旋楚,次年丙戌入都,丁亥游汴,复入都旋楚,戊子冬复入都,往返二万余里,
他苦练书法,自少至老,不分寒暑,日课不辍。在给其姻亲李仲云的信中写道:“从未临《道因碑》,冬间忽发此兴,每日晨起临十纸,得百八十字,汗流肱背,真消寒妙法也!”在《何绍基种竹日记》(记叙着从道光二十七年六月至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间,即1847年6月—1848年12月,每天所经历或所做的主要事情)中,有关刻苦勤奋练字的记叙随处可见,如“午间写大字”“午后写大字多”。就是在酷热的六七月份,只要有时间,他都坚持,从未间断。
在与何绍基深有交谊的湘人曾国藩眼里,何绍基是一等一的勤快人。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的日记中写道:“子贞现临隶书字,每日临七八页,今年已千页矣。近又考订《汉书》之讹,每日手不释卷。盖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礼仪》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此五子者,渠意皆欲有所传于后。”写下这段日记时,何绍基42岁,曾国藩30刚刚出头,就已经独具慧眼。何绍基一生都始终保持了这种勤奋,即使是在晚年的书院讲学生涯中,他也没有一天离开过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宛然就是他朝夕相处的终身伴侣。
何维朴(何绍基之孙)在祖父临《衡方碑》后跋道:“咸丰戊午(1858),先大父年六十,在济南乐源书院,始专习八分书。东京诸碑,次第临写,自立课程。庚申(1860)归湘,主讲城南,隶课仍无间断,而于《礼器》《张迁》两碑用功尤深,各临百通。此衡方碑书于壬戌(1862)十二月,乃临张迁百通后所临者,未及数本,次年正月即作岭南之游,七月始归,嗣后筋力渐衰,从游诸生日益众,校艺不遑,隶课亦因之少缀矣。”
在长沙城南书院,何绍基以“勤”勖勉师生,循循善诱,深受时人敬仰。曾有一次,一个青年拜他为师,学了一年,自以为学得很好了,便向老师告别。何绍基取出一只匣子说:“这只匣子里有我多年心血的结晶,送给你作个纪念吧!”青年急着走,接过匣子顾不上打开看看,拜谢了老师,就上路了。匣子真重,青年走了两三里地,不觉汗流浃背,心生诧异,以为老师给自己施了什么魔法,便打开匣子来看,只见里面装的尽是磨穿了的砚台。他恍然大悟,于是又回到了老师的身边,继续勤学苦练。
女儿出嫁时,何绍基送了一只箱子。满心欢喜的家人以为定是贵重物品,打开一看,只见箱底的红纸上写着一个“勤”字,其他什么也没有。众人皆大惑不解,惟有女儿和女婿明白其意,将这“勤”字铭记在心!
受父亲何凌汉的影响,何绍基学书最初是由颜体入手。除了颜体楷书外,他对《争座位帖》用功尤深,不断临习,得益颇丰,便形成了其早期风格,自称会试时“廷对策亦以颜法书之,为长文襄、阮文达两师相及程春海侍郎师所激赏” 。但他并不因此满足,仍不断探索,试图有新的建树。年轻时随父宦游及屡次回湖南参加科举考试,20年间往返南北,所经之处,无不以访古拓碑为事,广泛交结倡导北碑的学者书家,遂转而喜好北碑。他学碑举张引篆、隶意趣入楷书,有诗句云:“肄书搜尽北朝碑,楷法原从隶法遗。”于是书体逐渐转变,并成为继阮元之后在坚持走碑学道路,不仅的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努力进行探索的书家之一。
何绍基为能在碑学书法上独树一帜,创作出有别于前人的自家书体,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意尝试。不仅在金石碑文、各体书法上下功夫,就是在执笔方法和择笔用纸上,都别出心裁、十分讲究。他在跋《张玄墓志》时说:“每一临写,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浃衣襦也。”这种特殊的执笔方法就是“悬臂回腕法”,即高悬臂肘,臂与腕平,然后回腕,做到通身力到,腕平锋正。他这种独特而艰难的书写姿势,手臂运动的方向、角度、压力特殊的方式和挥运幅度,使其书法结构体现出一种独特的趣味。
综观何绍基的书法艺术,融帖学、碑学于一体,书体技法全面,楷书、行草、隶书、篆书都各具特色。其早期书法多为颜体,以后书体渐参入碑趣,于纵横欹斜中见规矩,恣肆中透秀逸之气。后期则多取篆、隶之意,这时的书法风貌独具,将行楷、隶书、篆书融为一体,字体浑厚雄重,独创一格。
楷书:力厚骨劲。在楷书方面,何绍基早年研习颜真卿书体,对颜体的研究有极深的造诣,为其书体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对欧阳通《道因碑》的喜爱,不亚于对颜书的迷恋,对《张黑女墓志》的偏好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便更有益于其楷书内涵的丰富。如楷书联“乘兴遣画沧州趣,济世宜引英俊人”,是在颜体中融入了欧字,书体雄健厚重,早期书作特征明显。而楷书八言联:“典册法书众英聚集,紫芝朱草太平机关”,气势宏伟,力能扛鼎,纯用颜体书风完成,已没有欧字的痕迹,是其壮年期的榜书力作。《郑海藏先生书法抉微》评清人学颜体道:“钱南园得其体,伊墨卿得其理,何子贞得其意,翁常熟得其骨,刘石庵得其韵。”此论颇为精辟。何绍基所得的“意”既颜体的深蓄内涵。《霋岳楼笔谈》称他:“小真书由《麻姑坛》入《黄庭》《乐毅论》,神和气厚,视刘文清之取姿养势者乎远矣。”他的楷书《小字麻姑山仙记》,功力深厚,亦是其楷书中的代表作。从何绍基传世的楷书作品来看,其结体横平竖直,整齐凝练,力厚骨劲,气苍韵遒,金石味极浓。这种书体风貌,是其青壮年接受碑学思想后,对欧阳通的《道因碑》评价尤高,临习亦勤;与此同时,对《张黑女墓志》特别用心揣摩,深悟其奥,得诸碑精髓所致。而他的楷书中那种藏锋行笔,笔道较园的特点,则吸收了颜体的养分,遂将欧阳通与颜真卿熔于一炉。这样,便形成了其独具风貌的楷书体势。正如近代书画家曾熙(1861——1930年)所述:“蝯叟从三代两汉包举无遗,取其精意入楷,其腕之空取《黑女》,力之厚取平原,锋之险取兰台,故能独有千古。”
行草:沉雄峭拔。何绍基的行草以其独道的性情、超强的包容性而广为书家称道。他的行草书代表了其书法的最高成就,亦使其书学的思想和理念在此得以充分展现。他没有承袭传统帖学老路,而是融北碑和帖学于一体。他宗颜真卿的《争座位帖》《祭侄稿》《裴将军诗》和李邕的《麓山寺碑》。以颜书为基础,融入秦汉篆隶和北魏碑刻的笔法,从形体、笔法等方面大胆突破而最终取得成功。即在行草方面,求得“老辣”“苍劲”的笔法和借助回腕法制造“生”的意趣,进而独创一格。其特点是用笔飞动腾跃,起伏跌宕,造成点画方圆交错,线条粗细相间,尤注重整体的章法布白,讲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疏密错综有序,天然质朴,体现其在艺术上的造诣之深。正如《清稗类钞》评论:“子贞太史工书,早年仿北碑,得玄女碑宝之,故以名其室。通籍后始学鲁公(颜真卿),悬腕作藏锋书,日课五百字,大如碗,横及篆隶。晚更好摹率更(欧阳询),故其书沈雄而峭拔。行书尤于恣肆中见逸气,往往一行之中,忽而似壮士斗力,筋骨涌现;忽又如衔环勒马,意态超然,非精究四体熟谙八法,无以领其妙也。何绍基的传世墨迹中,行书最多,也最有特色,仅书联以数千计,且句无雷同,体现其不仅书艺精湛,而且语句绝妙,是其诗文才学的显现。如行书七言联:“室无长物堆黄卷,庭有清阴满绿萝”,是其自身的写照,此联在书法上得力于颜真卿,旁及欧阳询、李邕,并参以《张黑女》,体势遒劲,峻拔流动,将篆隶融会于行书之中,别具风格。又如他的行书节黄庭坚《跋与张载熙书卷后》轴,用笔洒脱自然,挺秀雄沈,有篆籀意。以其用笔老辣,履险如夷,当为其行书中的精品。
隶书:古朴茂厚。何绍基专习隶书时期大约是从六十岁左右开始的。在济南乐源书院、长沙城南书院等期间里,不间断地遍临汉代名碑古本,尤以《张迁》《礼器》二碑用功最深,各临百通。就是外出途中,都将碑本揣在怀中,闲余拿出来研读。后来又临有《西陕颂》《乙瑛》《史晨》《曹全》《衡方》《石门颂》《华山》《武荣》等诸碑,并有大量墨迹传世,为后学者留下了珍贵的墨宝。而这些超出常人的勤奋用功,弥补了起步较晚(专习隶书)的不足。何绍基通过综合清代各家隶书创作之长,写出了既有深厚的汉碑功底,又具有个性意趣的超逸多姿的新书体。他的隶书,无论是当时,还是后来,都得到了众多书家的称赞。近代书家谭泽闿评其为“蝯叟致力于汉隶至勤,东京诸碑临写殆遍,六朝而后言八分,无能过者。”何绍基隶书颇具深度和系统性,其源于《张迁》,而于汉碑无所不习,见闻既广,用功尤勤,浸淫所致,风貌自成。从其所临大量碑文来看,书体是自己的笔法,所具有的是汉隶的神韵,如隶书八言联:“天下文章莫大乎是,一时贤士皆从之游”,寓流动于平正,藏精巧于古拙,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落笔洒脱,皆随意而自然,观赏此书,自觉有清雅之气。再看他的隶书节韩愈《进学解》语横批,婉和韵雅,古茂扑厚,运笔园浑,笔道洒脱空灵、峻逸。其“颤笔”拙厚有趣,点划间笔断意连,无做作之气。章法上,虚实相间,字与字虽无牵连之笔,却使人感到气势紧密,生动耐观。
篆书:遒峻凝重。清代中期金石、文字学的复兴,为篆书书法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风气基础。”精通书法艺术各种体势的何绍基,在篆书方面有独道之处。其早年对金石篆刻颇为嗜好,如同他曾学过绘画一样,也曾治过印,且下过功夫,只是不轻易作而已,所以在绘画、治印方面的传世作品极少。其在篆书方面取法更高古,所临过的金文不下二十种,著名的有《毛公鼎》《宗周锺》《楚公锺》《叔邦父簠》《蔡簋》等。揣摩其作品,可知其篆书出自周秦籀篆,用笔苍劲,注重气韵,不以分布为工,而以圆润婉遒见长,笔墨古拙而有奇趣。字形不计工拙妍丑,而追求点划上遒峻凝重,使其错落参差的字形别有天地。并能将行书笔意纳入篆法,用笔也并非一概中锋,而是方园尖扁俱全,神融笔畅,雄健质朴。进而一改以往小篆以静为主的面貌,形成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新体势。《霋岳楼笔谈》称何绍基的篆书:“所临三代鼎彝款识,皆自出机抒,兴致时遇纸则书,神融笔畅,妙绪环生,移其法以写小篆,遂尔天机洋溢,独得仙证。”何绍基临习三代、秦汉、六朝篆籀,不是一味地全盘照临,而是如同学隶临碑一样,“或取其神,或取其韵,或取其度,或取其势,或取其用笔,或取其行气,或取其结构分布,当其有所取,则临写时之精神,专注于某一端”。所写出的篆书,看不出是出自何体,但又总觉得有来历,这就是他与众不同的学书法。他就是采取这种“欲先分之以究其极,然后合之以汇其归”的方法,从而使他学古能入能出,最终在书法上达到立宗开派的目的。
因为在清代“书道中兴”时期的杰出成就,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何体”的传人亦不乏前赴后继者,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不灭的痕迹,何绍基的书学创新对后世书坛以及湖湘文化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人裴景福在《壮陶阁书画录》里,著录了三件何绍基的书法作品,分别为《何蝯叟行楷小卷》《何蝯叟楷书赤壁赋二赋册》和《何蝯叟书太上虚皇卷》,其中著录《何蝯叟楷书赤壁赋二赋册》时,裴氏这样描述:“壬子夏,沪上晤何诗孙,偶话及此册,诗孙曰:咸丰丙辰,先祖在济南楷书赤壁二册,又书某册,均极得意。一赐长孙维朴,一赐长女,即后嫁吴氏姑也。越日,山东布政使旗籍某公来谒先祖,出二册示之,某公求二赋册,长跪不起,而家坚执不允,迫不得已,乃以赐维朴一册予之,始息。先祖生平书赤壁二赋,仅此一册云云。诗孙言赐彼某书布政公某名甚详,余忘之矣,睫庵。”讲到自己在1912年与何绍基长孙何维朴在上海见面,谈及《赤壁二赋册》的流传过程,极富故事性:在咸丰六年(1856),何绍基在济南书《赤壁赋》二册,分赐何维朴及何绍基长女。后山东某布政使来访,获见二册,以长跪相挟,坚持要求收藏。何绍基先是不允,后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赐给何维朴的一册给布政使,是时何维朴十四岁,现场亲眼所见,后告知裴氏。据此,可以略窥何绍基书法在当时为人所喜好的程度。
湘军统帅曾国藩,与何绍基家族早有交情,两家在京城里住得很近,交往频繁。何绍基父亲何凌汉去世的当天早上,曾国藩还在何家用过早膳。他在写给家人的信札中说:“何仙槎年伯于二月初五日溘逝。是日男在何家早饭,并未闻其大病,不数刻而凶音至矣。”曾国藩年轻何绍基12岁,刚开始交往时颇为谨慎而卑谦。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初八日晚,何绍基到曾国藩处谈诗,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闻誉,心忡忡,几不自持”;多次交往后,方越来越默契,甚至有时“与何子贞谈字,其精妙处,无一不合,其谈诗尤最符契”。曾国藩渐渐领悟到,书法应表现出“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的神气,把书法与天地自然之道等量齐观,这点也得到何绍基的认可。虽然从曾国藩所存墨迹来看,未见其取法何绍基风神,而是从欧阳询以及赵孟頫等人出。但能获其如此赞誉,可见何绍基其时在书坛定有卓绝建树。与曾国藩并称“晚清四大名臣”的左宗棠,其笔法受何绍基的影响就很明显,无论行书、篆。IM电竞 IM电竞appIM电竞 IM电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