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IM电竞 IM电竞平台兴宁神光山有一处清代石刻群你知道吗?
下班或者周末去爬一爬神光山,散散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是再舒服不过的事了。
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在祖师殿一旁往上的山道中,“李振将军亭”旁边的山坡上,还有一处清代光绪时期的石刻群呢。
据载,石刻共有七块,现存六块,一块毁于解放后开辟神光步道时。由晚清兴宁著名诗人、考据家和书法家胡曦撰刻,集书法与兴宁先贤事迹考证于一体,具有很高的价值。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吧。
右刻“读书堂”三个行书大字,左下角署刻“壶园”,再左用隶书注为“曦考兹山,为宋罗耕甫先生结庐初地,自明代祝侯希哲咏之,魏恭简公成之,后贤接迹读书于此。然则斯堂也,非与陈先生之莘庄导兹来哲者耶?!同县后学胡曦撰并书。光绪丁亥首夏。”
读书堂是兴宁宋代名贤罗孟郊(字耕甫)结草庐求学的地方。IM电竞 IM电竞平台明正德年间,祝允明(字希哲)任兴宁县令时,有《神光山》诗。
诗咏读书堂,更借问“山灵”之口吻,表达了祝允明对罗孟郊的推崇,不知何时山中才能有如罗孟郊一般的学子,再放神光,考得探花。
而正德十六年,魏校(谥恭简)任广东提学副使,倡学毁寺,初设探花书院,其后兴宁学风蔚然。
然而最早构堂读书兴起学风的,却无疑是罗孟郊,以及其后兴建莘庄书屋的陈南一这两位先贤。一生求学不怠的胡曦对诸贤哲特别是罗孟郊深深敬服,故特刻石纪之。
道光《广东通志》记载:“宋太平兴国间,龙川义城乡民樵于山,于云间偶拾青石一片,上有字,谶云‘浮邱顶上彩云笼,探花引出状元公’,至天圣初果有彩云时笼霍山浮邱之顶,后罗孟郊乃探花及第。”
宋代时龙川霍山以东属兴宁管辖,“霍云”即来源于这一典故。山川的灵异与名士才俊相呼应,故罗孟郊的墓志铭亦有云“霍山维灵,富水维清。灵不可眛,清不可尘”。
据胡曔《兴宁县山志》记载,南宋名相李纲(谥忠定)经过兴宁时,曾有《通衢夜坐有感》诗
《兴宁县山志》又说“怀贤云云,应亦景仰罗公孟郊远祖昌儒言之也”。罗昌儒为唐昭宗时循州刺史,因世乱流寓龙川,曾有诗云“一片心悬忧国难,两行眉皱望先楼”。IM电竞 IM电竞平台
据嘉靖《广东通志》记载,“策马望宁昌”一诗应为南宋兴宁知县颜公衮所作。李纲《通衢夜坐有感》诗,应为“酷暑事行役,瘴云天一方。晓登丞相岭,夜宿翰林堂。月落星河耿,轩开风露香。微凉生枕簟,归梦到江乡。”故胡曦所刻有误,应为颜公衮语。
清嘉庆年间兴宁都司汤贻汾 (谥贞愍),为一代名士,书、画、诗、文并绝,风流倜傥,并因三代为臣死节而为人称道。
所谓“间气”,是用来形容臣子的才学气度的,汤贻汾以此形容忠孝两全的罗孟郊是名符其实的,胡曦当亦深以为然,而后来罗香林教授亦曾盛赞罗孟郊“不愧为士林领袖”。
上有隶书“敬静”二字,下为五列行书小字“先近光公明季读书山中,此与武进刘忠毅论为学语也。翥孙识。”
胡曦先祖胡霙(字近光),是明朝末年崇祯时举人,感触时事,讲学不仕,为兴宁县令刘熙祚(江苏武进人,谥忠毅)所深许,曾相与论为学之道,讲求主敬主静。
胡曦治学与其先祖亦颇为相通,开馆授徒时曾作读书说,谓“读书人一生受用不尽者,不外‘虚心实力’四字”,治学讲求“持之以谦,矢之以恒”。或许正是这“敬静”两字,成就胡曦为“新诗先进”、“考据大家”与“清代客家书翰大殿”的地位。
此碑缘于一则故事。据胡曦之弟胡曔所撰《兴宁山志》记载,其曾叔祖胡永滨曾作《墨池修褉》诗,下注云:“乾隆癸丑,崇老自蜀归,三月邀同人墨池修褉,各有诗纪事。适得‘在山之幽一泓玉’句时,蜀友方樾樵者,旧籍兴宁,偕之归游,樾樵故善诗,最赏是语,复约登神光,观寺右石筍,樾樵爱之,因言崇老‘山之幽’三字,仆当刻石移赠此间也。”
神光之美,直令客居外地仍念念不忘,这也应是兴宁游子的共同感受。胡曦代为刻石,亦数典不忘之意,IM电竞 IM电竞平台又或者是此石刻群的起由吧。
因纪录诸多前贤事迹,加上胡曦书法普罗大众已难得一见,神光石刻群堪称兴宁不可多得的人文历史教科书。
[1] 胡曔,《兴宁县山志》,《明清兴宁县志》影印本,台湾学生书局,1973年。
[2] 阮元,道光《广东通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影印刻本,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3] 张花谷,《宁水杂诗百首》,《兴宁县教育志史料汇编》第4辑,1988年。IM电竞 IM电竞appIM电竞 IM电竞appIM电竞 IM电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