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IM电竞 电子竞技平台令人叹为观止的国内八大摩崖石刻你见过几个?
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
摩崖石刻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同时,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或富于天然之意趣,或体量巨大、气势恢弘,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在中国的广大风景名胜区和过去的人类活动地点,保存着许多重要的摩崖石刻,今天介绍下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八处知名的摩崖石刻的有八处。
五岳独尊的泰山,有数不尽的历代君王、历代文化名人在这里留下大量的碑碣、摩崖、楹联石刻。泰山石刻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是名山之最。
泰山石刻源远流第,自秦汉以来至建国后,上下两千余载,各代皆有珍碣石刻。泰山石刻现存1800余处,其中碑碣800余块,摩崖石刻1000余处。著名的有刻于南北朝时期的经石峪《金刚经》,经文刻在约三千平方米的大石坪上,隶书,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个。字大达半米,笔力刚健有力,历代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宝。
福建南安九日山石刻,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九日山“山中无石不刻字”,现存宋元以来的摩崖题刻70多段,其中有1174-1266年(南宋时)记叙祭海神、祈风顺的石刻十段最为独具,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珍贵史迹。
九日山现存最早的一方祈风石刻,是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十二月初一,市舶提举虞仲房在延福寺通远王祠举行祈风典礼的勒石纪事。
浯溪摩崖石刻在山奇水秀之外,更以“大唐中兴颂碑”的文绝,字绝,石绝,自古称作“摩崖三绝”,该石刻是浯溪碑林之精华所在。此石刻高达七十,全文共263 字,每个字直径约为13 厘米。笔力遒劲,珠圆玉润,据说这是颜真卿生平得意之作。浯溪摩崖石刻,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摩岩石刻之一。
此后历代游览者中的文人墨客,也纷纷在这里题词刻诗,以致使得浯溪周围好几里的岩石上刻满了碑文。浯溪碑林为我国史学、文学、文字、书法的研究和鉴赏保存了非常珍贵的资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当时施工是采用古代的火烧水激法开山破石,是中国最早的人工隧道之一。
摩崖石刻在石门遂道的两壁和石门南褒河两崖上,有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学士留诗题名百余方,通称为“石门石刻”。其中“汉魏十三品”、“李君表”、“石门颂”等最为著名。1969年石门修水库。因石刻在蓄水线下,汉中市将《石市十三品》完整地切割下来。保存于汉中博物馆展出。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云南省盐津县西南15公里的豆沙关,有213国道从旁经过,为四川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要隘。摩崖刻于巨岩上,地势险要,左下为绝壁,隔朱提江与右面的危岩相对峙,像两扇巨大石门,扼锁通道,为咽喉之地,隋、唐时称为“石门关”。
唐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南诏王异牟寻派使者请求归唐。唐遣巡官崔佐时与异牟寻会盟于大理点苍山,南诏叛唐42年后又与唐重归于好。翌年唐朝廷派御史中巫袁滋,持节赴云南册封异牟寻为云南王。持册御史袁滋由戎州(今四川宜宾)入滇,碑刻记载唐与南诏友好关系的史实,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研究唐与南诏的重要实物资料。
位于湖北省竹溪县中南部鄂坪乡慈孝沟,距离竹溪县城28公里。明嘉庆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皇帝为修故宫,下令湖北光华知县廖希夔采伐楠木,百求不得。廖知县历经艰险,终在竹溪鄂坪乡慈孝沟采得。遂在高0.7米、宽0.8米的峭壁上镌诗三首:“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此不得,于焉踯躅;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既得,奉之如出;木既得矣,材既美矣,皇图巩矣”。石刻文字直排楷书,正文计9行共68字。字体圆润浑厚,刚劲有力,
内容反映了当时营建皇宫在此采伐木材的情形。多年来荆棘杂草复掩,碑文字迹虽受风化,仍很清晰。昔日采皇木遗址,如今新生长的楠木枝叶茂盛,生机勃勃。摩崖诗被竹溪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点,慈孝沟也被列为竹溪县珍贵的楠木保护区。
位于安徽省休宁县城西14公里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也是古徽州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清.乾隆帝游到此处时感慨地写到: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
自唐代以来,齐云山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虔诚信徒。日积月累,便在齐云山留下了1400多处碑刻和摩崖石刻。截至2012年,齐云山基本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有538处。齐云山石刻是中国历史的一段缩影,是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处遗产, 也是“新安理学”和“古徽州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
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瑞州区。共石刻530处,主要集中在玉屏岩,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此石刻自唐代至现代,经几十位文人墨客造访。七星岩的七座石山,就崖壁而言,其面积不足1。5平方公里,但其上却镌刻着上至唐朝下至现代的石刻题勒523则。
它们分布密集、保存完整、文体齐全、字体纷繁、中外兼备,不仅是我国精美的石刻艺术品,而且也是研究我国唐朝以来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除了这些摩崖石刻,摩崖造像也有着厚重的历史,印证着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目前国内有不少知名的摩崖造像,比如位于南阳市香山山腰佛沟摩崖造像,凿于唐代。
河北平山县瑜伽山上的摩崖造像距今已有1600多年,大小佛像74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难得一见的佛教文化遗迹。
在山东淄博市沂源县唐山风景区主峰南侧山腰悬崖峭壁上,有著名的隋唐摩崖造像。据史书记载,魏晋南北朝至隋时期,唐山以北据此三公里便是为郡、县治所长达四百余年的东安古城。那时佛教盛行,地处通都大邑之要,广建寺院、大行佛事,唐山摩崖造像便是此时留下的文化遗迹。
唐山摩崖造像始于隋唐时期,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摩崖造像共有503尊塑像。其中高浮雕497身,阴刻1身,一组5身。每个雕像神情姿态各有千秋,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匠心独具的才能和智慧,这里造像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工程之浩繁,文物价值之高,在全国也是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