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雕塑》杂志丨时代之变 雕塑之变——第23届中国论坛暨2022年度奖公布大会举行IM电竞 电子竞技平台
原标题:《雕塑》杂志丨时代之变 雕塑之变——第23届中国雕塑论坛暨2022年度奖公布大会举行
时隔三年,中国雕塑领域的顶级盛事——中国雕塑论坛暨《雕塑》杂志年度奖评选两大品牌活动再次启航。中国雕塑、创意设计、建筑景观与公共艺术领域的众多研究专家、文化学者、艺术名家济济一堂,谈艺论道,共同分享、交流艺术发展的最新学术成果,展望、探索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活动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以专业、高端、权威的活动特点为业界所瞩目。
2023年11月28日,由《雕塑》杂志社主办的“《雕塑》杂志第23届中国雕塑论坛暨2022年度奖公布大会”在腾讯云会议端召开。来自全国雕塑、公共艺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院校师生、职业艺术家等参与会议,围绕本次会议主题“时代之变·雕塑之变”,展示自了雕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技术革新、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有效、深入的讨论与探索。会上公布了“《雕塑》杂志2022年度奖”获奖名单,旨在表彰那些在雕塑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激励更多人投身雕塑事业。获奖作品演播与“雕塑杂志2022年度奖”元宇宙大展,更是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整个活动学术研讨、荣誉表彰、经验分享、作品展示于一体,共同彰显了中国雕塑领域的优秀成果、发展动力和未来潜力。
首先,《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致开场白:“中国雕塑论坛”是《雕塑》杂志社在一九九五年创办的,目前已经举办过22届了。近三十年历程中,《雕塑》杂志始终在文化强国战略下,以敏感的触角和责任担当,携手全国雕塑、工艺美术、立体造型领域就雕塑繁荣发展的重要议题进行讨论,内容涉及涉及中国传统雕述的发扬光大、现当代雕塑与科技数字雕塑、前沿雕塑教育、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雕塑维权等,经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头脑风暴所形成的学术成果已经并继续为中国雕塑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正能量。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时代之变、雕塑之变”。人类社会正经历着百年之大变局,作为美术中重工业的雕塑艺术在百年变局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变化。
本次论坛的主持人、《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作开场白,并诠释本次论坛的主题
首先,雕塑与科技的必然联系,已经为历史所证明,过去三年数字雕塑达到了空前普及。第二,公共艺术本来从北美舶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公共艺术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这是为公共艺术提供中国贡献的机遇。第三,雕塑的本体并不是固定的概念,新形势下的雕塑理论建构是今天的理论家和艺评家要思考的问题。第四,随着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的需要,雕塑正在走进日常生活,泛雕塑的概念受到艺术家们的关注。然而变与不变是一对辩证的关系。雕塑也有恒定不变的东西,雕塑与时代的关系是不变的,雕塑与科技关系是不变的,动态的雕塑理念是不变的,雕塑对空间的诉求是不变的。
其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董书兵演讲标题为《公共艺术新动向——以阿尔山乡村艺术季及瓜州荒野艺术计计划新作为例》,通过阿尔山乡村艺术季、瓜州荒野艺术计划两个公共艺术案例,分析了当代公共艺术的新价值、新作用以及未来发展的新动向,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的同时开始走进了乡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山大学虚拟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怀骥演讲标题为《AI状态下的雕塑之变》,通过长期开展的技术&艺术的研究与实践,介绍了艺术机构打造庞大的技术系统参与到艺术生产中、智能时代的艺术生产——赛博协同、机器协同、技术如何影响艺术的研究等,探讨了AI与雕塑的诸多关系。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韩小囡演讲标题为《朝向雕塑本身——中国古代雕塑研究的变迁》。分析了“雕塑”概念生成与中国雕塑史写作、欧洲雕塑艺术的独立进程,提出“中国雕塑史”的写作语境是基于西方艺术史框架范式,对符合西方传统雕塑概念范畴的中国古代遗存,进行重新的发现、解释、组织、编码。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雕塑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志刚演讲标题为《百年之变,雕塑之变——谈西美当代雕塑教学》,介绍了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分析了基于造型能力训练和培养的塑造、基于跨界实验与前沿探索的媒介教学、基于中华民族艺术文脉的中国古代雕塑教学三大板块,提出了接续文脉、拓宽视野、着眼未来的相关举措。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员吴士新演讲标题为《时代性与本土化: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发展的变与不变》,分析了公共艺术的概念、公共艺术发展的三个影响因素及四个发展模式,得出结论:变,不同时期都有与之相匹配的公共艺术发展模式;不变,从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美化运动”到今天的“美丽中国”概念,艺术美化环境、美化生活、服务大众、服务人民的目标没有改变。
广东省原创艺术研究院艺术总监演讲标题为《新生活中的雕塑—泛雕塑思考》,以广东省原创艺术研究院的创作、展览、交流活动及发展方向为例,认为:生活是雕塑的老师,也是供养者;不是去生活中吸取营养和创作灵感,而是到生活中去寻求生存、寻求发展。
《雕塑》杂志执行主编范海民宣读了“《雕塑》杂志2022年度奖”的原创雕塑、公共艺术、泛雕塑等三个方向“年度大奖”“年度优秀奖”的名单,其中包括获得公共艺术最高荣誉奖的中国史馆5座大型雕塑作品;宣读了“国之大匠” 终身成就奖的颁奖词,向周国祯、江碧波、楼家本三位艺术大家给与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虽处高龄仍耕耘于艺术沃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初心堪为后辈楷模;介绍了本次年度奖的征集方向、评审办法、活动节点以及整个流程;特别说明本次年度奖的评委团队均由《雕塑》杂志顾问、编委、艺委构成,主要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曹晓昕、清华大学美术术院副院长董书兵、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原系主任霍伯洋、广州美术学院原院长黎明、《雕塑》杂志社长范伟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礼斌、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石向东、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谭勋、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张松涛等,突出了权威性、专业性、公平性。
以默默无闻的勤奋,执著地从事于雕塑与陶瓷两个领域的跨界融合。他秉承人类千万年“火与土”的原始艺术,弘扬无畏无惧、忘我进取的探索精神,尽精微,至广大。孜孜以求于创作动物雕塑,关照人的性格禀赋,反映人的气质风骨,昭示人的精神境界,构筑“天人合一”的哲学理想,营造大同盛世的理想国度。92岁高龄仍躬耕于陶艺的沃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初心堪为后备楷模。
作为一位蜚声国际、国内的著名版画家、雕塑家、教育家,江碧波以女性的敏感与勤劳,致力于艰难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创作了大量融汇东西、撼动人心的版画、国画、雕塑、陶瓷艺术作品,抒写中华民族的崇高情怀和无畏品性;创办了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推动现代美术教育教学;成立了远古巫文化学会,挖掘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化;组建了华夏陶艺研究院,挽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走出国门开展国际交流,以艺术的方式与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高扬中国神话的大旗,坚守“中国神话美术传承者”的初心,倡导“中而新”的理念,在华夏文明的丰饶土地上播撒下艺术与智慧的种子。无数体积巨大、空间开阔、气势恢宏的神话主题作品,歌颂着盘古、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大禹等神话人物的丰功伟绩,突显着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艺术学、宇宙观、生命哲学的激情碰撞,展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数十年如一日的文化穿越与艺术巡礼,推行的是中华文明之核、中华精神之根,也为灿烂东方文明与恢弘的华夏精神的海外传播与国际合作做出了切实有效的努力与贡献。
《雕塑》杂志社办公室主任袁宏演示了获得大奖的作品视频。这些作品造型别致,创意独到,内蕴深厚,材质新颖,在艺术审美、环境改造、精神凝聚等方面有着突出作用,代表了中国雕塑领域三年来的整体创作水平。
论坛主持人朱尚熹介绍了“雕塑杂志2022年度奖”元宇宙大展,演示了98件获奖作品,说明了所有获奖作品的渠道与来源,并就航母美术馆、元宇宙美术馆作了详尽介绍。
随后,部分年度奖获奖代表发表了各自的获奖感言,部分评委代表发表了评审感想,并围绕论坛主题“时代之变·雕塑之变”发表了自相关见解。
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因事不能到现场,委托展览部主任邵晓峰代为发言,介绍了中国史馆雕塑《旗帜》的创作理念、艺术特点、实施过程及意义影响,认为该作品具有鲜明的精神性、辨识度、造型感,深刻反映旗帜就是方向,给人以崇高的精神力量。同时祝贺本次活动举办并期望《雕塑》杂志发现新的雕塑人才,推动雕塑事业不断往前发展。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著名批评家孙振华认为,《雕塑》杂志在一九九九五年创刊,是一个开创开创性事件,作为中国雕塑的一个观察者,它见证了中国雕塑的发展;在推动雕塑理论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其中泛雕塑概念的提出也很有创建性。这些年来公共艺术发展上出现种去中心化、非永久性现象,包括韩国艺术家提出留白的公共艺术,是非常有意义的。
景德镇陶瓷大学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表示,中国史馆雕塑的创作是秉持着为时代创造一次经典、留下雕塑史上传世之作的信念,以具象写实为核心表达,以标志性历史事件为元素,气势宏伟,气场博大,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力和视觉上的冲击力。当代艺术创作要发掘历史、呼应时代,充分发挥创作者鲜活的个性。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奇瑞认为,中国具象写实的发展道路已经走了近百年了,但还有好多问题没解决,现在又受到AR技术的影响和冲击。历史上的重要大事是客观存在的,纪念碑式的具象写实还是要落到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技巧上,因此在AR背景下的科技时代里还有继续存在的空间。在《攻坚》创作过程中,我们力图有新的探索,尝试写实主义雕塑的可能性。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石向东提出,新时代下,艺术家是要加强对新思想、新科技、新人文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不能总是注重于对传统雕塑的创作,对于智能化的雕塑尤其不能忽视。因为它是一个基础,通路对时代下各种工具的综合运用,最终实现、形成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获得我们更多的一种可能性。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提出,艺术应该怎样才能和生活发生真实而直接的联系?他认为,今天的雕塑正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走出美术馆,走向城市、乡村。这种边界的拓展是不是意味着雕塑内涵的虚化、模糊甚至消失?雕塑不仅是一个名词,而且也是一个动词。这意味着雕塑也在雕塑自身,时刻不断地扩展其内涵。时代之变、雕塑之变,是永远在进行的一个话题。我们身处其中,只能以自己的实践去感受时代,去延续雕塑发展的相关话题。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院长王中谈了自己提出的两个艺术主张,分别是艺术导向城市设计与百分之六十公共艺术计划;通过青岛地铁二号线创作,实现艺术引导的一体化设计;通过深圳地铁公共艺术创作,实施百分之六十公共艺术计划,认为公共艺术它应该具有药引子功能。当前是指数叠加、深度发展的一个时代,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艺术家要重新审视,实现心法和算法的平衡,进行深度的哲学思考。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张雪凝表示,这次的获奖作品以海元素来体现滨海城市的一个风土人情,不仅是对个人工作的鼓励,也是对西南边陲城市公共文化艺术建设的肯定。自己从列宾美术学学院毕业回到北海以后,在写实雕塑创作之余,从事虚拟雕塑研究。本次获奖的几件雕塑都是通过电脑建模并进行数字创作的。
中国国家画院雕塑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王艺分析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困境与挑战的议题,指出公共艺术存在的四大困境:经济大环境下的公共艺术的抉择困境,自媒体背景下的公共艺术的选择困境,艺术市场低迷下的雕塑和公共艺术的选择问题,环保严格背景下雕塑制作厂家的生存困境;建议扩大、加强雕塑行业协会及《雕塑》杂志的影响力,希望艺术家积极参与、推动公共艺术展览。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黄山表示,能够获奖是对过去三年雕塑创作的肯定与鼓励,“汉风列传”系列作品用泥片成型进行大体量的陶瓷创作,是多年创作主线的一个延续,也是根植据中国传统的尝试与探索,希望用泥片成型进行大体量的陶瓷材料创作,构建出凝聚中国民族精神内核的“纪念碑”。《雕塑》杂志社有着敏锐的嗅觉和洞察力,始终在引导行业思考和发展。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吴蔚谈到,本次获奖作品的创意来源是基于以前到内蒙支教的经历,被看到的草原、雪景所感动,运用到作品创作中,由此形成了近几年创作研究的一个脉络。借助正负形、阴阳等元素的运用,创作出了一个个偏抽象的作品。后来又思考了展示的方式,做成了能够移动的雕塑背包,希望让人可以跟艺术实现高频率的互动。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张德明认为,这次获奖的作品是一件景观装置艺术,属于一个区域的景观设计。设计时以一个汉字的水字为基础,长一百五十米,高九米,采用彩色玻璃LED光源,显得五彩缤纷,具有灯光变化效果。
著名艺术家江碧波表达了对《雕塑》杂志本次评选的谢意与获奖的欣喜。她认为,中国雕塑经过多年发展,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全面进步。人才辈出,名作纷传,令人欣喜。希望大家继续携手,共同努力,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播中,让雕塑起到鲜明的作用与价值体现。
著名艺术家楼家本从自己的艺术经历出发,分析了“中而新”的艺术理念与创作手法
著名艺术家楼家本从自己的艺术经历出发,分析了“中而新”的艺术理念与创作手法。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许多神话故事中涌现了女娲、黄帝、大禹、神农等无数对历史具有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值得后人用艺术的方式去挖掘、表现。号召大家为中华民族的雕塑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最后,论坛主持人朱尚熹简要做了会议总结:三年的创作成果在这儿进行集中展示,多位专家的精彩观点汇聚起来,丰富了今天这个论坛内容。有些专家在发言当中,对《雕塑》杂志提出了新的期望。我们将认真研究、采纳这些观点、建议。《雕塑》杂志除了除出版杂志之外,还做一些公益事业,尤其是大学生展、年度奖、雕塑论坛、雕塑年鉴、抽象班培训等,希望大家继续关支持,共同努力推动中国雕塑事业的更大进步。
2023全国原创雕塑高级研修班(点击图片获取更多信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